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01年由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实施。为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初,我市制定出台了《包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同时申报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近日,国家科技部发布《第八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公示的公告》,确定共有32家园区入选第八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包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榜上有名,自此,我市农业科技园区步入“国家队”。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意义重大
有利于推动地区农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
自治区转型升级战略部署提出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包头市在自治区率先建成政府主导的市、旗、乡镇三级农畜产品追溯体系。创建包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其中以“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之一,通过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有利于整合利用发挥其工商服务资源集聚、带动吸引能力强的优势,推动要素增值、产品增值、服务增值、品牌增值和创新增值,在自治区形成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的服务输出与品牌增值高地,为加快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提供服务增值的有力抓手。
有利于聚集高新技术,培育农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农牧业高新技术产业
包头市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于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着力打造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推动农牧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发展模式,以及培育、开发和转移各类人才推动农牧业现代化的草原英才。创建包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聚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家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制定“筑巢引凤”和产学研结合的人才聚集吸引政策,有利于推动现代农牧业高新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创新、要素匹配创新、区域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服务业态创新,培育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达背景下农牧业高新科技发展的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有利于创新驱动乡村振兴,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探索新路径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十八大提出的国家战略,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创新驱动发展纲要,2018年发布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包头市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完善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涉农领域的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孵化器、转化器、加速器和放大器,推动城乡融合和牧区田园乡村振兴,加快园区带动的产城镇村融合,有利于引领带动蒙西流域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打造蒙西流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高地。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基础条件
目前,园区核心区已形成了以“农博园”、敕勒川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包头市土右旗大雁滩田园综合体三园联动、功能互促、优势互补的发展雏形,并在不断地建设、完善和提升中;示范区已经形成了以“昆区卜尔汉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土右明石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示范园”等为代表的智能设施高效循环示范带动型,以“达茂旗黄花滩食品加工示范园、固阳旱地特色现代农牧示范园”等为代表的高科绿色食品加工示范带动型,以“九原哈林格尔农业嘉年华、固阳梅岭花海景观休闲带”为代表的文旅农科融合示范带动型,多园聚集扩散交叉联网示范带动的势态,为园区创新驱动、示范带动的能力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核心区“农博园”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包头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由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与土右旗人民政府具体实施,规划建设9大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中心,打造集大学生创业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示范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国家绿色农牧业产业园。核心区土右旗食品加工园区基本实现了“八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核心区大雁滩田园综合体,已经完成西湾民俗街建设、优质林果苗木新品种试验示范等重点项目,为推动产城、产镇、产村融合提供了良好的配套服务设施。
土地集约利用能力提高。包头市规划建设了土右旗、九原区、固阳县、达茂旗、东河区5个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和土右旗、九原区、青山区3个食品加工园区。土右旗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九原区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达茂旗被评为全国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固阳县、东河区被评为自治区级产业化示范园区。园区核心区布局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沟门镇,已经建设了大雁滩田园综合体、敕勒川现代农牧业博览园和食品加工园区,规划占地面积约为24650亩,建设用地10000亩,大幅度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能力。
研发条件平台不断健全。依托包头市农牧科学院和内蒙古农大职业技术学院,包头市成为“国家蔬菜科技与产业创新联盟”理事单位,加入国家特色蔬菜产业体系,推动成立“内蒙古番茄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拥有“番茄产业化星创天地”等3家国家级星创天地。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建成玉米、绿色农业、畜牧、设施农业领域的4个院士工作站。
投融资支持与保障有力。2016年,为创新政府资金扶持方式,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推进包头市高精强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步伐,包头市人民政府设立基金规模总额为30亿元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和规模10亿元的融资担保公司,为农牧业科技创新和提档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核心区所在的土右旗设立规模1亿元的现代农牧业基金,用于推进土右旗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搭建农牧业科技融资平台。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17年底,包头市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达1203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达242人,高级职称以上达207人。包头市现有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248个,分布在全市各旗县区。2017年全市培训孵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万人次,涌现出了一批农村牧区创新创业的科技典型。以包头市农牧科学院培育的五彩番茄新品种为例,已经推广至全国各地,自治区市场占有率达到60-70%,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0%左右,充分展示了包头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队伍和推广实力。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目标定位
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十九大以来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讲话的重要精神,加快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和精准扶贫,强化乡村牧区振兴的科技支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实现科技创新支撑力、产业融合带动力、区域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目标。把园区建成立足包头,引领内蒙古,在优势领域影响全国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区域性农牧业科技创新高地、工业科技与农牧业科技融合发展的示范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先导区、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先行区,形成科技创新驱动包头现代农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总体定位是打造区域性农牧业科技创新高地,工业科技与农牧业科技融合发展的示范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先导区,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先行区。
总体目标是到2021年,实现三个全面提升的发展目标: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力,累计实现农业科技研发投入1.5亿元,新增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孵化器)45个。科技特派员达到500人。全面提升产业融合带动力,带动实现农牧业总产值280亿元,园区企业聚集度达到55%、一二三产业融合度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面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累计实现“三品”认证数量550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个,国际牛羊大会的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将园区建成西部乡村振兴的产业和品牌高地。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点任务
统筹部署四大重点建设任务
按照2019-2021年三年对实施方案进行工作部署,推动园区建设、发展和运营。
近期,为规划建设阶段,重点推进核心区以“一部、三片和12板块”建设,完善产业功能体系,做强“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农村创新创业、职业农民培训”功能载体和创新主体,为园区的示范带动和辐射带动奠定基础。
中期,为示范带动阶段,培育发展及引进带动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搭建平台服务公司和发展一批示范园或聚集区,打造示范样板。
远期,为辐射带动阶段,重点打造园区三大主导产业形成的优势特色品牌产业链,推动三大产业链跨区域延伸,形成辐射带动的效应。
科学规划园区三区功能布局
园区以“科教融合创新、聚集示范带动、品牌博览展示、服务联通增值”四大功能为主导,系统构建以“核心区——创服总部聚集转化、示范区10园聚核加速、辐射区多基地承接放大的功能要素梯次传导,以高效智能设施循环农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文旅农创融合产业及产业链为链接功效发挥”的功能产业体系,支撑“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联动发展。
核心区位于土右旗沟门镇至美岱召镇,规划面积2.47万亩,发挥 “科教研发创新、集成示范带动、工业反哺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四大功能,布局“一个总部和三大功能片区”(一个总部是指“科教产融合创新服务总部”;三大功能片区是指,“高效智能设施农牧业模式创新功能片区”“精深加工高科技创新功能片区”“文旅农科融合创新功能片区”)。
示范区位于包头市旗区县主导产业聚集区,规划面积35.59万亩,布局“高效设施、精深加工、产业融合”3类10个示范园,主要承接核心区科技成果的示范,加快主导产业向“高精强特”发展的步伐。
辐射区:分布在包头、内蒙古乃至周边地区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科技成果承接转化基地和原料输出基地,发挥对核心区、示范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和辐射功能。
发展高强精特新优主导产业
以“高强、精特、新优”的方式,发展园区“高效智能设施循环农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文旅农创融合产业”三大主导产业,示范带动包头市加快现代农牧业肉、乳、菜、薯主导产业向“高精尖强特”发展的步伐。系统构建支撑园区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和园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三大主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支撑园区建设五大工程
以“利用提升原有基础、对接整合相关工程、开发建设创新体系”为园区重点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的原则,按照园区的功能定位,结合“一核多园大网络”的空间布局,立足园区实际,从科技创新、基础提升和产业带动等五个方面提出包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工程体系支撑。